1.育苗地选择。宜选择地势平坦、排水良好,土层深厚、肥沃、疏松的沙壤土或轻壤上、壤土。不宜选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。
2.整地与施肥。通常秋季深翻20-25厘米,结合施入腐熟的粪肥2500-5000千克。同时施入50%辛硫磷乳油制成的毒土,防治地下害虫。翌春浅耙15厘米,耙细耙匀,整平地面,疏松,细碎,无疙瘩、草根、石块。
3.种子催芽。土壤结冻前选背阴地势高燥地方挖好种子埋藏坑,坑深1.0米,宽1.0米,长度依种子数量而定。先用温水(40-50℃),浸种l-2昼夜,每天换一次水,使种子充分吸水;然后用2-3倍湿润河沙均匀混拌(湿沙先过筛,以手握湿沙成团但不出水为度)。入冬前后将坑底铺上10厘米厚湿沙,再将种沙混合后平铺放入坑中,中间插入一把玉米秸稞(去叶),以利通风换气。在种沙铺平后距坑沿约20厘米全盖上湿沙,地面上再埋土呈丘状,上盖整捆稻草或厚草帘,进行低温层积催芽。待翌春播种前取出,摊晒在背风向阳处的席子上,每日翻倒2-3次,可酌情适量喷洒温水,保持种沙湿润,待种子约有 1/3裂口时,准备播种。
4.播种。一般采用春播,当5厘米深,土层温度达9-10℃时即可播种,但以14-15℃较为适宜,大约在5月中旬左右。采取作床条播,播种前浇足底水,待表土稍干松,开沟条播,行距15-20厘米,每亩播种量8-10千克,覆土厚l-1.5厘米,覆草。
5.苗期管理。
①灌水。出苗前尽量不浇蒙头水,经催芽处理的种子大约6-7天幼苗发芽出土,10-15天苗木出齐。幼苗生长初期应少量多次浇水,始终保持床面湿润,苗木出齐后分两次撤除覆草,第1次先撤草至行间,第2次苗木出齐后全部撤除覆草,撤草应选择阴天或早晨进行。撤草后如土壤较干燥时,适量用细眼喷壶或人工降雨喷洒水,保持士壤湿润。当苗木生长侧根,幼苗长出真叶后,浇水量适当增加,以少次多量,尽量满足苗木对水分的需求。
②除草松土。每次浇水后和雨后,如表土板结,结合松土进行除草,保持土壤疏松,床面干净无杂草。全年除草松土5-6次。
③间苗。当幼苗长出2-4片真叶以后,进行第一次间苗,隔15-20天以后,再进行一次间苗;定苗时床面留苗60-80株/平方米,产苗量2-3万株/亩。间苗后要及时浇水,以防苗木根系透风,影响生长。
④追肥。一般施足基肥(有机肥与磷肥)。氮肥以追肥为主,宜在6-7月追施速效氮肥2次,用硫酸铵7.5-10千克/亩。 一年生播种苗高 30厘米以上,地径 0.2厘米以上,根长 18厘米,即可出圃。
6.定植。供绿篱栽植,以二年生移植苗呈丛生的苗木为好。 |